在
3D 打印材料的江湖中,PETG 凭借 “全能型选手” 的特质异军突起,如今已取代 ABS 成为市场上第二大流行的
3D 打印线材。它兼具 PLA 的易打印性与 ABS 的机械性能,成为功能性零件、透明模型和食品接触用品的优选材料。本文将从材料本质出发,详解 PETG 的打印全流程,助你轻松驾驭这种 “粘乎乎却超好用” 的材料!
一、认识 PETG:什么是 “乙二醇改性的 PET”?
1.1 PETG 的定义与成分
PETG 的全称是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,它的 “前身” 是我们熟悉的 PET—— 即用于制作矿泉水瓶、饮料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。为了让 PET 更适合
3D 打印,工程师通过添加乙二醇进行改性,最终得到了这种挤出流畅、收缩率低的打印线材。
🌟 核心改性价值:乙二醇的加入显著改善了 PET 的打印特性,尤其是降低了收缩率,让 PETG 在打印过程中更稳定,减少了翘曲、开裂等问题。
1.2 PETG 的核心性能参数
PETG 的 “全能性” 体现在其均衡的机械性能上,具体数据如下:
性能指标 |
具体参数 |
对比优势(vs PLA/ABS) |
连续工作温度(低蠕变) |
约 45°C(取决于负载) |
高于 PLA(约 40°C),略低于 ABS(约 60°C) |
抗冲击性 |
中等 |
优于 PLA,略逊于 ABS |
极限拉伸强度 |
中等 |
接近 ABS,远超 PLA |
柔韧性 |
中等 |
不易脆断,适合需要轻微形变的零件 |
吸湿性 |
中等 |
优于尼龙(高吸湿性),略差于 PLA |
1.3 PETG 与常见材料的核心区别
材料 |
打印难度 |
收缩率 |
耐温性 |
机械强度 |
适用场景 |
PLA |
易 |
低 |
低(≤40°C) |
低 |
装饰模型、低强度原型 |
ABS |
难 |
高 |
中(≤60°C) |
中 |
功能性零件(需加热外壳) |
PETG |
较易 |
中 |
中(≤45°C) |
中 |
功能原型、透明件、食品接触品 |
二、PETG 的黄金应用场景:这些领域它最擅长!
得益于均衡的性能,PETG 在多个场景中表现出色,尤其适合对 “打印难度低 + 实用性强” 有需求的用户。
2.1 功能性零件:3D 打印机配件、机器人零件
PETG 的低蠕变特性(长期受力下不易变形)使其成为功能性零件的理想选择。例如:
- 3D 打印机的开源配件(如挤出机手柄、导丝轮):在开放式打印机中,PETG 能承受持续摩擦和轻微温度变化,使用寿命远超 PLA。
- 小型机器人的关节、支架:中等抗冲击性可减少碰撞导致的断裂,柔韧性则避免了零件脆化。
2.2 透明模型:从灯罩到容器的 “无孔” 美学
天然 PETG 本身是透明的,通过优化打印参数可实现高透明效果:
- 关键技巧:采用缓慢打印速度(20-30mm/s)+ 过度挤出(填充线间空隙),避免光线散射导致的混浊。
- 应用案例:透明灯罩、实验容器、装饰性透明摆件,无需后期打磨即可保持通透感。
2.3 食品接触用品:从餐具到收纳盒
PETG 通常被认为是食品接触安全的材料(需确认制造商合规性),适合打印:
- 厨房小工具(如量勺、零食盒);
- 宠物喂食器、水杯等日常用品。
⚠️ 注意:打印食品接触用品前,需彻底清洁打印机、挤出系统和喷嘴(避免使用黄铜喷嘴,防止金属离子析出)。
三、PETG 打印的 “拦路虎”:这些问题要注意!
虽然 PETG 打印难度低于 ABS,但仍有几个 “坑” 需要避开,否则可能出现拉丝、层间开裂等问题。
3.1 温度要求更高:普通热端可能 “力不从心”
PETG 的喷嘴打印温度为 225-255°C,高于 PLA(190-220°C)。如果使用普通 PTFE 衬里热端,需注意:
- PTFE 衬里长期耐温上限为 240°C,短期可承受 260°C;
- 若追求更高层间粘合强度(需 240°C 以上),强烈推荐升级全金属热端,避免 PTFE 高温老化产生异味或堵塞。
3.2 冷却控制是 “玄学”:过度冷却会毁了层间粘合
PLA 打印时可以让冷却风扇 “狂吹”,但 PETG 不行:
- 冷却风扇转速过高(超过 50%)会导致层间快速凝固,粘合强度下降,零件易分层;
- 但完全不冷却又会导致悬垂部分下垂(如模型的 “屋檐” 结构)。
- 平衡方案:风扇转速控制在 20%-50%,根据模型层时间动态调整(层时间短则降低转速)。
3.3 拉丝问题频发:吸湿性和温度是主因
PETG 比 PLA、ABS 更容易出现拉丝(喷嘴移动时残留细丝),主要原因是:
- 材料吸湿性:吸收水分后,高温下会产生气泡,导致挤出不稳定;
- 打印温度高:材料流动性强,回抽不及时易残留。
四、硬件配置指南:选对设备少走弯路
4.1 热端与喷嘴:全金属热端是 “最优解”
硬件部件 |
推荐配置 |
不推荐选项 |
核心原因 |
热端类型 |
全金属热端 |
普通 PTFE 衬里热端(长期高温使用) |
全金属可稳定支持 255°C 高温,提升层间粘合 |
喷嘴材质 |
镀镍铜喷嘴(优先)、黄铜喷嘴 |
未涂层黄铜喷嘴(长期使用) |
镀镍涂层减少 PETG 粘连,降低拉丝积料 |
4.2 热床与离型层:防粘是关键
PETG 对热床的 “粘性” 极强,尤其是 PEI 基热床和玻璃热床,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打印件取下时损坏热床涂层。
- 热床温度:65-75°C(确保层牢固粘附);
- 离型层必备:在 PEI 或玻璃表面涂抹发胶或固体胶,形成隔离层,方便取件;
- 替代方案:使用美纹纸胶带或专用 3D 打印胶带,降低粘附力。
4.3 外壳:非必需但能提升强度
PETG 打印不需要强制加热外壳,但加装外壳有额外好处:
- 稳定打印环境温度,减少零件翘曲;
- 内部温度建议控制在≤45°C(超过 PETG 玻璃化转变点易导致热蠕变)。
五、核心打印参数设置:精准数值表
5.1 基础温度与速度参数
参数类型 |
推荐范围 |
优化建议 |
喷嘴温度 |
225-255°C |
倾向高端(240-255°C),提升层间粘合 |
热床温度 |
65-75°C |
层可略高(70-75°C),后续降 5°C |
打印速度 |
20-40mm/s(默认) |
进行速度测试:打印 10-50mm/s 的速度塔,选无拉丝、层间稳定的速度 |
5.2 回抽设置:解决拉丝的核心参数
回抽是减少拉丝的关键,不同挤出机类型设置差异较大:
挤出机类型 |
回抽距离 |
回抽速度 |
原理说明 |
Bowden 挤出机 |
3-5mm |
25-45mm/s |
远程送丝,需更长距离回抽才能切断料丝 |
直驱挤出机 |
0.5-1mm |
25-45mm/s |
近距送丝,短距离回抽即可生效 |

🔍 调试技巧:先按推荐值测试,若仍有拉丝,每次增加 0.5mm 回抽距离或 5mm/s 速度,直至改善。
5.3 冷却与辅助设置
- 零件冷却风扇:20%-50% 转速(悬垂部分可临时提高至 60%,打印完成后调回);
- 裙边 / 底座:无需使用(PETG 本身粘附力强,额外辅助可能增加取件难度);
- 层高:0.1-0.3mm(透明件建议≤0.2mm,减少层间空隙)。
六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:实战避坑指南
6.1 拉丝问题(Stringing)
症状:喷嘴移动时残留细丝,影响模型表面光滑度。解决方案:
- 烘干线材:打印前在 65°C 下烘干 4-6 小时(吸湿性材料遇水易产生气泡,导致挤出不稳);
- 优化回抽:按 5.2 节参数调整,必要时增加回抽距离或速度;
- 后期处理:用热风机低温吹拂(50-60°C),软化并去除残留细丝。
6.2 层间粘合不良
症状:模型层间易分离,受力后开裂。解决方案:
- 降低冷却强度:将风扇转速从 50% 降至 20%-30%,让层间材料充分融合;
- 提高喷嘴温度:从 230°C 升至 240-250°C(需全金属热端支持);
- 降低打印速度:若速度超过热端最大流速(如某热端最大流速为 5mm³/s,对应速度过快则挤出不充分),需降至 20-30mm/s。
6.3 热床粘附过强,取件困难
症状:打印件冷却后无法取下,强行剥离可能损坏热床或模型。解决方案:
- 自然冷却:等待热床降至室温(PETG 冷却后收缩,粘附力下降);
- 冰箱辅助:若仍取不下,将热床放入冰箱冷藏 10-15 分钟(热床与零件收缩率差异增大,自然分离);
- 提前预防:打印前务必涂抹离型层(发胶 / 固体胶)。
七、后处理技巧:让 PETG 模型更完美
7.1 取件与清洁
- 取件:冷却后用刮刀沿模型边缘轻轻撬动(配合离型层更轻松);
- 清洁:用酒精擦拭表面残留的离型层或油污,避免影响后续处理。
7.2 打磨与抛光
PETG 的打磨难度介于 PLA(硬且脆,易起毛)和 ABS(软且韧,易打磨)之间:
- 步骤:从 80 目粗砂纸开始,逐步换用 120 目、240 目、400 目细砂纸,最后用羊毛轮抛光;
- 透明件打磨:需配合水砂纸(减少粉尘),最终用抛光膏提升透光率。
7.3 钻孔与涂覆
- 钻孔:PETG 韧性好,可用普通钻头加工(转速建议 500-1000r/min,避免过热融化);
- 涂覆:食品接触用品可涂覆食品级环氧树脂(增强密封性和安全性);装饰件可涂哑光 / 光油,提升质感。
八、FAQ:你最关心的 PETG 打印问题解答❓
1. PETG 和 PLA、ABS 相比,为什么更适合新手?
PETG 的 “友好度” 体现在低门槛 + 高性能的平衡上:
- 比 ABS 易打印:无需加热外壳,收缩率低(约 0.4%-0.6%),不易翘曲;
- 比 PLA 更耐用:抗冲击性和耐温性更高,打印的工具零件(如扳手、支架)使用寿命更长;
- 容错率高:即使打印机参数略有偏差,也能获得合格的模型,适合新手调试。
2. 打印食品接触用的 PETG 模型,需要注意什么?
PETG 本身通常符合食品接触安全标准,但需满足 3 个条件:
- 确认线材合规:咨询制造商,确保其加工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(如 FDA 认证);
- 清洁设备:打印前彻底清洁打印机、挤出系统,避免使用黄铜喷嘴(黄铜可能析出金属离子);
- 后处理安全:若涂覆环氧树脂,需选择食品级产品(如符合 FDA 21 CFR 175.300 标准的环氧树脂)。
3. 为什么我的 PETG 模型总是分层?如何解决?
分层的核心原因是层间粘合强度不足,可按以下步骤排查:
- 检查冷却:若风扇转速>50%,降至 20%-30%(过度冷却导致层间未融合);
- 提高温度:将喷嘴温度从 225°C 升至 240°C(全金属热端),增强材料流动性;
- 降低速度:若打印速度>40mm/s,降至 20-30mm/s(确保材料充分挤出并粘合)。
4. PETG 线材需要长期保存,如何防止吸潮?
PETG 是中等吸湿性材料,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潮(导致打印时拉丝、气泡),保存方法:
- 密封存储:用带干燥剂的密封袋或密封盒存放;
- 定期烘干:若线材存放超过 1 个月,使用前在 65°C 下烘干 4-6 小时;
- 即时使用:开封后的线材建议 1-2 周内用完,未用完部分及时密封。
5. 没有全金属热端,能用 PTFE 热端打印 PETG 吗?
可以,但需控制温度:
- PTFE 衬里热端长期耐温上限为 240°C,短期(1-2 小时)可承受 260°C;
- 打印参数建议:喷嘴温度设为 225-240°C,避免长时间在 240°C 以上打印(防止 PTFE 老化分解);
- 若追求更高强度(需 240°C 以上),建议升级全金属热端(价格约 50-200 元,性价比高)。
结语
PETG 凭借 “易打印 + 高性能” 的双重优势,成为 3D 打印爱好者从 PLA 进阶到功能性材料的首选。掌握本文的材料特性、硬件配置、参数设置和问题解决方案,你将轻松打印出高强度的工具零件、通透的透明模型和安全的食品接触用品。记住,PETG 的打印核心是 “温度够高、冷却够稳、回抽够准”,多调试多实践,你也能成为 PETG 打印高手!